网站首页收藏夹设为首页
泵的知识 PUMP KNOWLEDGE
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泵的知识 >> 详情内容

水泵在香港排水系统中的作用

时间:2012-7-31 来源:浙江扬子江泵业有限公司

香港在防汛中的实践经验-建立超大蓄洪池,通过排污泵排向大海.

7月26日,因香港13年来首个“十号飓风”,此时虽然还能感受到台风肆虐,但来势汹汹的“韦森特”似乎并没有给留下太多蛛丝马迹,唯有家门前倒塌的几棵树木,可以证明当时的台风有多大的杀伤力。然而此时,香港媒体却在集中火力批评政府:为什么之前接到的树木倒塌报告,高也不到300宗,而这一次却接近1400宗?虽然台风是天灾,但是树种得不好、保养得不好,那就是人祸!在台风过后关心树,这是因为,香港在这场13年一遇的高级别的灾害信号中,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死亡,也没有遍地因浸水而废弃的汽车。这其中大的功臣,恐怕就是这个城市的“良心”———排水系统。

  今年港府决定在跑马地建造超大型蓄洪池

  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末,每次大风大雨,电视、报纸、广播的头条一定是变成泽国的新界乡村、旺角西环,以及瘫痪的交通。除了媒体大幅度的报道,市民也会不断投诉。然而此次台风过后,香港市民却开始安之若素地上下班,此时全港接到的水浸报告也不过7宗。港府开展的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经受住了考验。

  为全面解决雨水排放问题,1996年香港政府开展了一个《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先后建了元朗排水绕道、恢复蓄洪池等工程,试图通过这些主导型工程来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而成立于1989年的渠务署则专司此职。据渠务署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香港的防洪排水系统主要靠三板斧:地下排水干渠系统、高山雨水隧道以及蓄水池。由于考虑到土地用途、经济增长和水浸后果等诸多因素,香港的排水干渠系统在新设计时,都要求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为20年一遇。

  除了完善的城市排水标准,香港渠务署还巧妙利用香港多山临海的地形,采取了建立雨水隧道的办法将高地集水区的雨水直接引流入大海,以此减轻下游市区排水系统负荷。例如为解决港岛北部的水浸威胁,香港渠务署就斥资22亿元,在港岛半山兴建一条全港大的雨水隧道,将半山以上的雨水截流疏导,使整个港岛地区普遍可应付50年一遇的大雨。

  而建立蓄洪池也是香港城市排水的重要一环,曾饱受水浸折磨的上环永乐街一带,就是因为蓄水池的建立从而经受住了今年“韦森特”台风的肆虐。参与此工程设计的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结构工程系客座教授李行伟在早前接受采访时就解释道,“蓄洪池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暴雨来临时,先把水阻挡在蓄洪池里,不让它进入人口密集区,以免造成水浸。雨后,再用排污泵抽出,排向大海。”这样的蓄洪池尽管工程量巨大,却不像改造排水管道影响港人生活,因此今年港府又决定在跑马地建造约等于24个标准游泳池面积的蓄洪池,以暂存特大暴雨期间的雨水,缓解港岛湾仔地区的水浸问题。

  刮十号风球的那四天,渠务署外勤队出动了470多次

  当然,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城市排水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排水管道的更新与维护,香港政务司长曾俊华都在其个人网志中大赞渠务署治理水“点滴皆辛苦”。据渠务署公开资料显示,平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主要分为监察、清理与维修三部分。每年渠务署都会进行一次检查防洪装置(包括洪泛抽水站及洪水警告响号系统)的特别计划,以确保这些装置在暴雨期间能完全运作正常;对于路面集水沟、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渠务署也会定期检查,如清理潮汐垫和疏浚,用高压水枪清理淤塞排水渠,从而使排洪能力不会受到上游地区冲下来的沉淀物不良影响;此外,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检查下水道,并通过摄像设备定期检查未能到达的地方是否出现裂痕,并及时进行修复。一般而言,每隔5年渠务署就可以把整个香港的渠道都排查一遍。

  除了检修制度的完善和设备的先进,渠务署24小时待命的工作态度也被港人激赏。据渠务署署长表示,渠务署平时设立24小时值班热线,负责处理市民关于水浸等问题投诉。在清理淤塞水渠方面,基本可以保证当天派人处理在下午1点前收到的投诉;第二天12点前回应下午1点后的投诉。在大雨到来时,渠务署还会在全港范围内派出小分队,携带清渠设备在容易出现水浸的地区蹲守,一旦发现管道堵塞等问题,即时清理,避免问题扩大,“在刮十号风球的那几天,各区的外勤队在4天内出动了470多次,清理渠道。”

  即使你在香港农村,没有手机,也能收到水浸警报

  在拥有完善的防洪系统之余,香港抗击台风和暴雨重要的手段还靠信息发布制度。香港台风信号分为一、三、八、九、十,一共五个等级。一号(戒备信号)是提醒民众做好预防台风的准备,推迟外出旅行的计划;三号风球出现时,教育局会要求幼儿园等机构停课;如遇八号风球,就表示香港境内各类活动都要暂停。除上述信号之外,香港天文台还发布暴雨信号,根据雨量来发布黄色、红色、黑色暴雨警告,暴雨警告与八号风球基本一样,也要求所有机构停工停产。

  除去天文台,香港渠务署在预警方面所作的努力亦不可小视。当遇到紧急情况,即天文台发出高级暴雨警告或挂出8号风球时,政府会立即成立紧急控制中心,由渠务署、民政署、消防处、警察部门等共同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因大雨造成的水浸、路面交通、人员疏散等问题。此外,渠务署还特别会向部分水浸“黑点”地区住户提供“预警短信”服务。当天文台做出预警,渠务署会发短信给水浸高发区的住户和店家,通知他们将有暴雨或台风到来,让他们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水浸损失;即便是在也许手机并不普及的乡村,香港政府也在那里安装了地区性洪水警告响号系统,当洪水水平达到某一个预定的发出警报水平,便会向村民示警,警报的传播方式透过水浸警报器或通过自动电话致电村代表。

  在飓风过后的第四天,香港依然豪雨雷电、白昼如夜。但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钱钢的微博似乎代表了大多数港人的心态:“天文台刚刚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但我安心放心:我信任这座城市,信任它如一部自动运作的巨大机器,它有准备,会出现问题,但有能力解决!”

  ■香港渠务图之技术分析

  57港币,是打印一张香港局部渠务图所需的费用,要做的只是带上申请函去香港渠务署,表明需要这种渠务图做研究之用。

  5分钟,是拿到这张尖沙咀渠务图所花费的时间。渠务署毫无掩饰地将工程图给公众监督。

  内地基本没有香港这种污水渠保护区

  王和平,广东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教师王和平

  1.从图纸上明显看出香港用不同的图例展现出他们已经在运行的管道、已经规划的管道甚至正在规划中的管道,一目了然。

  2.图中有一个图例表示的是污水渠保护区,并且范围有100米及200米,也许这个数据代表的是径流面积,但内地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污水渠保护区。

  3.图例中显示其渠务系统中有蓄水池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大雨时的排水压力,而在内地如广州地区,一般会以人工湖替代蓄水池的作用。

  4.香港渠务图中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分别存在,表明其一直沿用分流制排水,内地曾经是用合流制,如今也开始采用分流制,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排出,一方面能够减轻污水处理厂压力,另一方面让污水处理效率更高,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5.仅从图纸分析,可见内地与香港的排水系统设计思路并无太大不同,可影响城市排水功能更重要是对排水系统的管理以及防洪规范,比如对于管道的规定,到底是建50年一遇的标准还是5年一遇的标准都会影响城市排水效率。在防洪标准上,目前内地部分城市并不如香港规定高。

  6.从以往的资料看,香港的管道种类其实不及内地丰富,香港目前还多使用钢筋混泥土管道,而内地可能会有诸如化学建材管等,两者管道各有利弊,例如钢筋混泥土管道优点在于强度好,但施工速度慢;而化学建材管施工速度快,同样管径情况下,过流比较快,即等于排水效率更好,从耐腐蚀角度上来说也较优胜,但问题在于其施工要求高,不按照规范来,很容易出现问题。

  香港采用了真空下水道排污系统

  李华,同济大学毕业生

  目前能看到的图纸仅限于整个城市的市政管网系统其中的一小部分(仅反映了出户管与市政道路管网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仅供参考:

  1.采用了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storm /sew er Pipe),像中国内地的一些有历史沉淀的城市,其老城区仍然多采用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对传统的截污、防洪、排涝功能不利,同时还会造成城市水污染。(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2 .采用了真空下水道排污系统(vaccum sew er),真空排污是一种具有广泛运用潜力的工程技术,真空排污系统与重力排污系统相比,在污水远距离输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内地仍多采用传统的重力式排污系统,尚无真空排污系统的设计规范或标准。

  3.香港采用的多为英制标准,估计在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上与内地的标准有所不同。此外,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具有地域性:香港属沿海城市,北京属内陆城市,城市管网主干道的出口离江海的距离长短不一样,可能对突发大规模洪水的收集、泄洪能力不同。香港和内地的市政管网的管理上可能也存在差异:目前内地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调度、泵站维护、污水排放管理、防汛指挥等多停留在人工阶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低、应变能力差,同时又缺乏对突变或灾害天气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产品导购